这是描述信息
您现在的位置:
首页
/
/
/
中纪委发文,直指“内卷”!

中纪委发文,直指“内卷”!

  • 分类:学习文章
  • 作者:
  • 来源:中国纪检监察杂志
  • 发布时间:2023-02-14
  • 访问量:0

【概要描述】

中纪委发文,直指“内卷”!

【概要描述】

  • 分类:学习文章
  • 作者:
  • 来源:中国纪检监察杂志
  • 发布时间:2023-02-14
  • 访问量:0
详情

    中纪委机关刊中国纪检监察杂志发文,直指公权力运行中的“内卷”现象,尤应引起警惕。

01 几种表现    

        重“痕”轻“绩”的检查考核。一些地方习惯于把留痕视为工作本身、将材料当作工作成果,“做得好不如说得好”,于是在遣词造句上用心多、在干实事上用劲少;有的地方凡考核、验收、督查必看台账,各条线都要求报数据、报指标,“表哥”“表姐”“不在田间地头忙工作,却在加班加点填表格做台账”的现象并不少见;有的地方评比、达标活动过多过滥,基层应接不暇,有的还要费心制作精美画册手册展板,检查过后便弃之一边。这种重“痕”轻“绩”使得一些地方的工作陷入事务主义、文牍主义的怪圈,整天忙忙然却忙而无功、忙而无效,越忙越迷茫。

    不切实际的创新推广。有的地方组织党员干部到外地学习先进经验走马观花、蜻蜓点水,凑了个热闹、捡了点皮毛,回来之后生搬硬套,最终造成水土不服;有的为了创新而创新,拍脑袋出点子,不够条件硬是推广,给基层定下不切实际的数字指标,结果不了了之;还有的创新换汤不换药、新瓶装老酒,不注重解决实际问题,只满足于引起上级领导注意,热衷于在概念上做文章、搞包装、玩文字游戏。

    化简为繁的层层设限。有的地方在工作审批中设置不必要的层层关卡,看似为了规范工作,实则为了彰显权威、推卸责任。有的将简单事情复杂化,能口头说清的非要写成文件,芝麻小的事都要上会,议而不决、拖拖拉拉;有的不愿负责,把问题和矛盾都推给上级,层层请示;还有的对待群众办事索要各类证明,让办事者跑断腿、磨破嘴。这种动辄“再研究研究”“再请示请示”的久拖不决,既降低了工作效率,也消解掉责任,寒了干部群众的心。

    逐级加码的推动工作。有的地方贯彻上级要求不是从有效落实出发,而是习惯性、想当然地增负加码。比如开展某项活动,如果省里要求的是“六个一”,市里就变成“十个一”,区县自选动作又加码到十多个,似乎数字越多工作越有力;有的地方上级部门可能只要一个数字,为显示重视,一些干部向下布置任务时层层加码,不仅多要数据,还逐级增加了总结、调研、剖析、台账等——“本来只要一根线,最后织出了一件衣”,给基层增加了许多不必要的工作量和负担。     此外,刷票拉票的评比推选、精心编排的经典调研、装模作样的集体加班、翻来覆去的文稿推演等,都可算得上是公权力运行中的“内卷”现象。

02 “内卷”的多重诱因  

        从公权力运行中的种种“内卷”现象进行分析,背后既有社会环境的原因,也有干部自身的原因;既有管理体制的原因,也有运行机制的原因。

       比如,部分基层干部“政绩观”偏差与“权力观”跑偏。“政绩观”偏差主要体 现为三个方面:只要急功近利的“显绩”而不要泽被后人的“潜绩”;止于不出事的 “政绩”,不追求干成事的“政绩”;追求劳民伤财的“假绩”,不要造福群众的“真绩”。“权力观”关系到干部行使权力的方式、为谁掌权、为谁服务等问题。“权力观”跑偏则主要体现为两个方面:一些领导干部将制度和人民赋予的权力当作自己应得的,信奉“有权不用过期作废”,在基层治理中任性妄为;一些领导干部“有权不用”,成了敲钟和尚,得过且过,“为官不为”。

      比如,“信息不对称”与“权责不对等”。基层上下级“信息不对称”主要有两种情况:“下情不能上达”导致基层领导干部不能掌握真实情况;“上情不能下达”导致基层一线人员不能了解政策意图。基层上下级“信息不对称”,导致上下级不在一个“频道”上对话,造成基层治理中的权力运行紊乱,致使基层治理中出现问题概率增大,必然给基层治理造成困局。基层治理中出现诸多问题的另一个根源是基层广泛存在的“权责不对等”情况。“权责不对等”主要表现为“责大权小”问题,俗称“小马拉大车”。“权责不对等”导致基层陷入权 责困境,致使基层干部想作为但实际上却“无法作为”。

       再如,“激励不足”与“约束不力”。基层干部“激励不足”主要体现为职务晋升激励困难、物质激励手段缺乏、考核评比激励机制不健全等问题。基层干部“约束不力”主要体现为“上级监督不到、同级监督不力、群众监督不了”,干部监督盲区较多,监督有时流于形式等问题。“激励不足”与“约束不力”容易导致一些干部心 态出问题,“职业倦怠”“精神抑郁”“价值冲突”等心理问题频发。干部干事的积极性、主动性低,干部“不敢为、不想为、不愿为”,必然导致基层治理中出现“慢作为”问题。

03 如何跳出“内卷”的死胡同    

       第一,坚持强化“理想信念”与“斗争精神”,推动各级干部树立正确的“政绩观”与“权力观”,为基层治理现代化提供“价值引领”。干部的理想信念坚定,基层治理就会积极健康地开展;反之,干部理想信念模糊、动摇、丧失,基层治理就会出现各种问题。良好的精神品格是干部政治素质中重要的组成部分,斗争精神是一名好干部的党性体现。保持了“斗争精神”,干部就能树立正确的权力观,就能弄清楚权力是什么、权力从哪里来、权力要怎么用等问题,进而在治理中公正用权、依法用权、为民用权、廉洁用权。

      第二,持续推动“职能整合”与“流程优化”,实现基层组织运行的法治化与科学化,为基层治理现代化提供“组织支撑”。在基层治理中,需要以“放管服”为抓手,持续优化和整合政府职能,不断深化机构改革,进而提升治理效能;需要不断完 善地方政府权责清单,各种事情能够依法办理,减少规则冲突,避免部门“打架”;需要推动基层治理的“流程再造”,实现治理制度与治理技术的协同演进,不断推进基层治理创新。通过“职能整合”与“流程优化”,实现基层治理由“碎片化”向“系统化”转变,由“经验化”向“科学化”转变,推动基层运行“制度之治”与“技术之治”有机融合,为基层治理现代化提供“组织支撑”。

    第三,不断完善“激励机制”与“约束机制”,推动各级干部想干事、能干事、干成事,为基层治理现代化提供“动力源泉”。当前要围绕正向激励、反向约束、容错纠错三个重点,全力推动干部担当作为、干事创业。在正向激励方面,要形成“能者上、庸者下、劣者汰”的用人导向和从政环境,实现“贤者在位,能者在职”;提供多样化职业发展路径,为优秀的基层干部提供更多的职业发展空间和晋升机会;提高基层干部的物质待遇,改善工作生活条件,提升其工作满意度。在反向约束方面,“要把从严管理干部贯彻落实到干部队伍建设全过程,管理要全面、标准要严格、环节要衔接、措施要配套、责任要分明。”在容错纠错方面,要着力解决不能为、不想为、不敢为的问题,“为担当者担当、为负责者负责、为干事者撑腰”,推动干部以“实干指数”换来广大群众的“满意指数”,不断开创各项事业发展新局面。

    最后,要通过顶层设计的根本性制度改革,减少行政管理的权力层级,加强公共权力的民主化运行,赋予基层政府更多权能,加大对基层组织的民主监督和民主评议,巩固基层组织的自治化力量,开放社会舆论和社会组织的监督渠道,使基层治理尽快走上法治化和民主化的轨道。

扫二维码用手机看

关联新闻

select加链接

洛阳单晶硅集团有限责任公司

地址:洛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滨河北路99号

电话:0379-63390321   

传真:0379-63356973

公众号二维码

关注官方公众号或搜索“洛单集团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