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两无三不四先”现象,“两无”即工作无精打采、平时无心履职;“三不”即领导不问不催不办、群众反映不强烈不办、问题不全面暴露不办;“四先”即工作先讲困难、办法先问领导、责任先往外推、落实先放一放。这种作风现象如果不加以解决,就会成为我们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阻碍。我们要正视不足、扬长补短,全面加强作风建设,杜绝以下十种表现:
一是心中无数。平时无心履职,对主管和分管的工作不熟悉不了解,问题有哪些、差距在哪里,目标是什么、措施怎么提?说不出个一二三,心中无数、脑中无策、手中无招,脚踩西瓜皮,滑到哪里算哪里。特别是有的领导干部到了新部门,对工作不熟悉又不主动学习对标对表,把先进部门带落后了。
二是空喊口号。抓工作停留在口头上、表态上,摆花架子、做表面文章,把说了当做了,把做了当做成了,口号喊得震天响,落实下去轻飘飘,甚至石沉大海、不了了之,没有见到成效。有的表态很积极,下一线拍了很多照片,但是没有解决实际问题和困难,雷声大雨点小,甚至光打雷不下雨,这种现象非常影响党员干部在群众中的形象。
三是不推不动。没有主动意识,领导不催不问不办,存在严重的惰性思想,一项工作布置下去了,如果不去盯、不去督促,一两个月都没动静。
四是不下基层。成天多数时间待在办公室里,既不去调查研究、不到一线抓落实,也不愿意走出去,坐等“天上掉馅饼”,工作蜻蜓点水没有实效。
五是思想保守。思想不解放,观念老一套,抓工作按部就班,贯彻上级精神照抄照转,没有融会贯通结合实际,工作先讲困难,办法先问领导,不会改革创新,不会学习经验,就会坐等静等,工作毫无起色。
六是急功近利。为了急于出成绩,盲目大干快上、乱铺摊子,玩起“数字游戏”。我们要管住两头、抓住中间,决不允许这种问题出现。
七是中层梗阻。中层干部是上传下达、抓工作落实的关键。目前,干部作风和效率问题,工作抓落实的问题,难就难在中层,一些领导干部不会沟通、不会协调、不会干活,这样的中层干部怎么推进工作?
八是找借口。任务完成不了、完成不好,以各种借口推脱责任,讲困难、讲客观条件。接到工作任务,首先想的是推给别人办,责任先往外推,落实先放一放。
九是“躺平”。不求上进,不去拼搏,面对压力“一躺了之”。为了不出事,宁愿不干事,混过一天算一天。
十是当“评论家”。热衷于坐而论道,空泛议论,耍“嘴皮子功夫”,没有实干精神,乐于当场外“裁判”,不上场踢球。对工作评头论足,先这样再这样然后再怎样怎样,感觉说的头头是道,一副指点江山的感觉。
思想是行动的先导,这“十种表现”归根结底是思想问题,体现在思想观念上,主要有以下问题和倾向,需要立行扭转:一是因循守旧“老套路”思想;二是视野不宽“井底之蛙”思想;三是不思进取“躺平式”思想;四是端着架子“官老爷”思想;五是作风不实“装样子”思想;六是遇到难题“绕道走”思想;七是心中无数“混日子”思想。
每个部门必须要忙起来。忙,是一种姿态状态,也是一种风气风尚。如果大家都忙得不亦乐乎、干得热火朝天,集团公司上下就一定会正气充盈、朝气蓬勃,躺平的干部还能躺得住吗?混日子的还会有市场吗?就是要通过正气压住邪气,“十种表现”“七种思想”就是邪气。
- 做到对标对表。
- 做到有求必应。
- 做到真心真情。
- 做到求真抓实。
- 做到廉洁自律。
改进工作作风是大事、要事,也是难事、长久事,大家要共同把状态提起来、把劲头鼓起来、把标杆立起来,只争朝夕、埋头苦干,真正做到马上就办、办就办好。
扫二维码用手机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