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年轻的时候,曾写过几年红头文件(公文),对其中的甘苦略知一二。
那是个能人不喜干,庸人干不了的活儿。如若没有高度的责任心,犯错误是迟早的事儿——这次 南京出现的公文笑话,再次说明了这一点。
如果是乡镇一级的公务员,出现低级错误,可以归结为文化水平低。
但南京作为省会大城市,能在疫情防控指挥部负责公文写作,肯定是高级别的专业人员。这样级别的人,对张家界是在湖南省这个中学生都知道的地理常识,他不可能不知道。
但是,他却公然把张家界写成在湖北省,并且不是写在正文里,而是写在公文的大红标题上。这种低级得不能再低级的错误,显然是匆忙之中的笔误造成的。
摆弄文字的人都知道,常年写作公文,偶尔出现笔误并不奇怪。人不是机器,谁都有疏忽的时候,关键在于检查和校对这一关是否能把住。 只要有责任心,明显的笔误是很容易发现并纠正的。尤其是错在大红标题这个格外显眼的地方,怎么可能发现不了呢——但它就是没有发现!
这就说明了以下问题:
1、撰写公文的作者马虎大意,责任心不强。写完公文之后,没有认真检查校对就交稿了。这是出现低级错误的直接原因。
2、审阅签发公文的领导,同样马虎大意,同样责任心不强,连大红的标题错误都没看到,等于是闭着眼睛就签发了。
3、南京防控疫情指挥部的个别人,从下到上,作风飘浮,能力平庸,懒政怠政,把防控疫情这个天大的事情,只是说在嘴上,根本就没有真正重视起来。
正因为此,南京这次的疫情爆发波及之广造成了严重后果,也就不足为奇了!
更滑稽的是,在公文下发第二天的《致歉信》中,红头文件的落款和文件头的名称竟然不一致。正文中的文字修辞也不严谨不完整。
对于相当高的一级政府机构,连续出现这些低级错误,确实让人难以理解。
大疫当前,这样的工作人员,这样的领导干部,显然不适合继续停留在此等重要岗位。因为他们不具备应有的综合素质,停留下去容易出更大的事情。
扫二维码用手机看